当前位置: 首页 > 胡乐2023 > 本市信息 > 基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支持 ——记温州市胡乐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第二十次活动

基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支持 ——记温州市胡乐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第二十次活动

浏览量:64|发表日期:2025-10-18|来自:



在特殊教育的实践中,“以学生需求为核心”是教育温度与专业深度的结合点。2025年10月17日,温州市胡乐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第二十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如期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基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支持”为主题,聚焦孤独症学生的感官特点与环境支持策略,为特教教师们搭建了专业共研的平台。


 


一、专家引领:解析孤独症学生的环境支持路径



本次活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林云强教授,带来《基于孤独症儿童的多样支持--视觉支持的设计》专题讲座。讲座围绕孤独症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差异展开,深入剖析其感官特点。其中65%的孤独症学生对噪音敏感,高分贝或复杂背景音易引发情绪波动;视觉层面则偏好蓝、绿等冷色系,高饱和度色彩、强光易造成不适;而触觉、嗅觉方面的反应则存在明细个体差异,部分学生对特定触感、气味有独特反应。

基于这些特点,林教授进一步结合通用设计理念与环境心理学,指出适宜的环境应兼顾“公平性、灵活性、容错性”,通过结构化的空间布局、清晰的视觉提示,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环境预期,降低感官过载带来的压力。


二、实践聚焦:友好型学习环境的创设策略



活动中,工作室成员围绕“如何基于学生需求创设支持性环境”展开研讨,明确了具体优化方向。首先,要简化物理信息,通过增加自然采光、使用漫反射材料避免眩光、保持空间物品有序来减少视觉干扰。其次,要强化功能分区,清晰划分学习区、安静区、个人工作区,并设置过渡缓冲空间。最后,要关注特殊需求,配备"冷静角""情绪屋",提供重力毯、弹性坐垫等触觉安抚工具,同时可设置感官花园,通过低门槛的感官互动增强学生参与感



三、研训结合:赋能教师的后续实践

小组研讨中,胡乐导师表示,理论的价值终究要在实践中得以体现。为推动本次所学落地,工作室布置了针对性的小组研讨作业:结合本次学习的环境创设原则,分析个案视频中的支持需求,形成针对性的环境优化方案。后续,工作室还将提供“友好型环境创设评估工具”,助力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,组织集中研讨,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点评指导。

 

 

从“了解学生感官特点”到“落地环境支持策略”,本次活动以“需求导向”串联起理论、实践与研训,让特殊教育的支持更精准、更温暖。未来,胡乐“名师送教”工作室也将继续深耕特教领域,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更优质的支持体系,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扎实的助力。